首页知识试管婴儿正文

别问第三代试管婴儿短方案如何进周,这份流程步骤图值得收藏

2025-02-25 04:54:03试管婴儿
47

一般来说,三代试管婴儿助孕,其短方案流程步骤和一代、二代试管流程步骤都差不多,主要包括降调、促排、取精取卵、胚胎培养、移植前诊断筛查、胚胎移植等,通常不孕不育患者只需要按照流程步骤进行治疗即可,下面本文整理了有关三代试管短方案进周流程及详细步骤等内容,供大家参考。

做三代试管进周流程详解
做三代试管进周流程详解

其实不管是做一代、二代、三代试管都需要进周期,通常三代试管短方案进周流程步骤比一代、二代试管进周步骤要多。三代试管短方案进周会经历降调节、促排卵、卵泡监测、取精取卵、胚胎培养、植入前诊断和筛查、胚胎移植等步骤,为了便于患者了解三代试管进周流程图等内容,本文整理了相关内容,下面一起来看看吧。

序号 试管流程顺序 解析
1 夫妻双方检查 女性需要进行妇科的常规体检,并且要检查卵巢储备功能、染色体、输卵管等等,男方要检查精液常规以及染色体,在排除掉其它病症后,便可以进行促排卵。
2 促排卵治疗 检查之后,医生根据检查的情况会制定促排卵的方案,促排方案分为长、超长、短、拮抗剂方案,促排卵的过程中还会通过B超监测卵泡发育情况。
3 取卵 促排检测卵泡发育到一定大小时,那么就可以进行取卵,取卵的操作是医生在B超引导下应用特殊的取卵针经阴道穿刺成熟的卵泡,吸出卵子。取卵通常是在静脉麻醉下进行的,因此妇女并不会感到穿刺过程导致的痛苦。
4 胚胎培育 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医生会考虑移植鲜胚或是冻胚,如果要移植囊胚的,那么就需要将第三天的胚胎继续在体外培育成第5-6天的囊胚。
5 胚胎筛查 在胚胎移植之前,医生会对胚胎进行染色体的筛查,确定没问题后才能进行移植,不过胚胎筛查主要会用在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中。
6 胚胎移植 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医生会考虑移植鲜胚或是冻胚,如果要移植囊胚的,那么就需要将第三天的胚胎继续在体外培育成第5-6天的囊胚。
7 黄体支持 由于应用了GnRH激动剂/拮抗剂和促排卵药物,以及取卵导致的卵泡颗粒细胞的丢失,妇女在取卵周期通常存在黄体功能不足,需要应用黄体酮和/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黄体补充/支持。
8 妊娠的确定 胚胎移植在14天就可以查血hcg来确认是否怀孕了,一般在第10天的时候就可以用试纸检查,怀孕后胚胎发育的好,那么hcg数值也就会翻倍。

三代试管短方案进周流程步骤

做三代试管会比一代试管和二代试管麻烦一点,进周期的步骤也会多一点。但是对于有家族性遗传病的夫妻来说,三代试管会通过PGS(移植前遗传学筛查)、PGD(移植前基因诊断)这两项技术,筛选出健康合格的胚胎进行移植。接下来详细介绍一下三代试管进周期的步骤:

三代试管婴儿进周流程步骤

  • 1. 降调节:三代试管短方案促排前,通过降调可以抑制促超排卵周期的LH升高及LH峰,使卵子发育更好、更同步,从而使取卵顺利进行;
  • 2. 促超排卵:使用激素药物使双侧卵巢多个卵泡发育成熟并产生高质量的卵子;
  • 3. 监测卵泡发育:生殖医生根据超声监测和血清激素测定的结果判断卵泡生长的情况,决定是否需要调整促排卵药物的用量。当卵泡成熟后,给予hcg注射,以促进卵子最后成熟。通常在注射hCG后36-38小时取卵;
  • 4. 取精取卵:男方和女方都要同一天去医院进行这一步骤;
  • 5. 受精卵的培养:将丈夫在无菌条件下取得的精液,经过处理以后,使精子具备穿入卵子的能力,与卵子一起在特殊培养液中培养形成受精卵;
  • 6. PGS(移植前遗传学筛查):通过一次性检测胚胎23对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,分析胚胎是否有遗传物质异常的一种早期产前筛查方法;
  • 7. PGD(移植前基因诊断):PGD是在试管婴儿技术基础上出现的,精子卵子在体外结合形成受精卵,并发育成胚胎后,要在其植入子宫前进行基因检测,以便使体外授精的试管婴儿避免一些遗传疾病;
  • 8. 胚胎移植:受精后数日,应用一个很细的胚胎移植管,通过子宫颈将最好的胚胎移入母体子宫,根据年龄、胚胎质量等决定移植胚胎的个数,通常移植2-3个胚胎。

三代试管的进周过程由于多了两个步骤,因此三代试管的费用会比一代试管、二代试管更高。因此想要做三代试管的夫妻,需要准备更多的手术费用。此外三代试管不是想做就能做的,要符合特定的试管移植条件才行。

三代试管婴儿助孕流程相较于一代、二代试管更为复杂,主要包括降调节、促排卵、卵泡监测、取精取卵、胚胎培养、PGS/PGD筛查诊断及胚胎移植等步骤。其中,PGS/PGD技术是三代试管的核心,能筛选出健康合格的胚胎进行移植,避免遗传疾病。虽然三代试管费用更高,但对于有家族性遗传病的夫妻来说,是实现生育健康后代的重要途径。此外,进行三代试管需符合特定条件,患者需充分了解相关信息,做好充分准备。

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,请谨慎参阅。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

免责声明: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